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氰化钠储存罐用冷凝安全防泄器,包括内胆、包裹在内胆外侧的夹套;内胆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贯穿夹套并连接一呼吸阀;内胆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凸出于夹套;夹套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使用时,将进气管与氰化钠储存罐连接 全部
背景技术:
氰化钠,为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味。剧毒,皮肤伤口接 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氰化钠受热分解后会生成氰化氢,氰化氢的沸点为26摄氏 度。 目前,一般会将氰化钠放入到储存罐中进行储存,储存罐上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 是指既保证储存罐内腔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与大气隔绝,又能在超过或者低于此压力范围时 与大气连通的一种阀门,其作用时放置储存罐因超压或者真空导致破坏。储存罐上还设置 有排空阀,排空阀为管道排空的装置。 不过设置在储存罐上的呼吸阀以及排空阀,均无法对储存罐内部氰化钠受热分解 产生的气体氰化氢进行处理,氰化氢有剧毒,若氰化氢从储存罐中排出,会造成极大的安全 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氰化钠储存罐用冷凝安全防泄器,其能够对对 汽化的氰化氢进行处理,使得汽化的氰化氢不易排出至外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氰化钠储存罐用冷凝安全防 泄器,包括内胆、包裹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夹套; 所述内胆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内胆的内腔,另一端贯穿所 述夹套并连接一呼吸阀;所述内胆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内胆 的内腔,另一端贯穿并凸出于所述夹套; 所述夹套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夹 套的两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夹套的内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进气管与氰化钠储存罐连接。氰化钠储存罐内部的 氰化钠在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氰化氢经由进气管进入到内胆中。将冷却水由进水管注入 到夹套中,夹套中的冷却水由出水管排出。冷却水于夹套中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内胆进行 冷却,使得内胆中的氰化氢液化并积聚在内胆中,如此氰化氢不易从排气管处排出至外界, 减少了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伸入至所述内胆的端部上设置有花冠管,所述花冠管上穿设 有若干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态的氰化氢与花冠管接触时,由于花冠管的表面温度较 低,所以花冠管能够对气态的氰化氢进行冷却,使得部分气态的氰化氢得以液化成为液态 的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夹套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以连接氰化钠储存罐,所述进气 3 CN 111605911 A 说 明 书 2/4 页 管位于所述连接管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氰化钠储存罐连接,如此在氰化钠储存罐内部的氰 化钠受热分解产生气态的氰化氢时,气态的氰化氢从氰化钠储存罐中流出并进入到连接管 内部,进入到连接管内部的气态氰化氢沿连接管向上流动,当气态的氰化氢与夹套的内壁 接触时,由于夹套的表面温度较低,所以夹套能够对气态的氰化氢进行冷却,使得部分气态 的氰化氢液化成为液态的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处设置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连通于所述连接管的内 腔,所述平衡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夹套并与所述内胆的内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内部的部分气态氰化氢能够经由平衡管进入到内胆中 进行冷却,使得连接管内部不易出现压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同时,当气态氰化氢在平衡管 中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气态氰化氢的温度较高,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平衡管对气态的氰化 氢进行冷却,使得气态氰化氢的温度得以降低,且有可能出现部分气态氰化氢液化成为液 态氰化氢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视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视镜观察内胆中氰化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花冠管与所述进气管转动连接,若干所述通孔呈倾斜设置;当气体从 通孔处排出并进入到内胆中时,气体能够推动花冠管进行周向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态的氰化氢从通孔处排出时能够驱动花冠管进行周向转 动,转动的花冠管能够扰动内胆中的气态氰化氢,使得气态氰化氢进行流动,流动的气态氰 化氢能够更快散热并液化成为液态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向远离所述花冠管轴线一侧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态氰化氢从通孔处流出时,其速度降低,如此不易对内胆 中正在流动的气态氰化氢造成影响,使得内胆中的气态氰化氢能够较为快速冷却并液化成 为液态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处一体成型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伸入至 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能够将连接管中气态氰化氢所蕴含的热量传递至外 界,用以初步冷却气态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花冠管靠近进气管的端部上设置有若干螺旋件,若干所述螺旋件沿 所述花冠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花冠管转动的时候,连接在螺旋件上能够将进气管中的氰 化氢搅动,使得气态氰化氢的流动速度增加,如此气态氰化氢能够更快散热并液化成为液 态氰化氢。 优选的,所述螺旋件远离所述花冠管的端部铰接有扰动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在螺旋件上的扰动棒能够将连接管中的气态氰化氢搅 动,使得气态氰化氢的流动速度增加,如此气态氰化氢能够更快散热并液化成为液态氰化 氢。当花冠管的转动速度较快时,扰动棒打开角度较大,如此能够更为充分将连接管中的气 态氰化氢搅动,使得气态氰化氢的流动速度增加,如此气态氰化氢能够更快散热并液化成 为液态氰化氢。 4 CN 111605911 A 说 明 书 3/4 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花冠管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胆;2、夹套;3、排气管;4、呼吸阀;5、进气管;6、进水管;7、出水管; 8、花冠管;9、通孔;10、连接管;11、平衡管;12、视镜;13、散热翅片;14、螺旋件;15、扰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