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电动阀,在阀主体(40)的阀口(46)设有最窄部(46s),该最窄部(46s)的内径比阀芯(14)的直部(14s)的直径大,阀座(46a)的内径比最窄部(46s)的内径大。该电动阀能够使上升流量的管理简单化并能够充分地降低上升流量,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低流量域中的控制性。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电动阀,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阀。 图7表示上述的以往例的电动阀的主要部分。图示以往例的电动阀2具备阀室40a、 阀座46a、设有与该阀座46a相连的阀口46的阀主体40及根据从阀座46a升起的升起量来改 变流经阀口46的流体的流量的阀芯14,阀芯14通过例如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设有外螺纹 部的螺纹管(也称为导向衬套)、设有内螺纹部的阀轴保持架及步进电机等构成的螺纹进给 式升降驱动机构而以与阀座46a接触、分离的方式升降。 阀芯14具有落座面部14a和曲面部14b,落座面部14a由能够与阀座46a接触的倒圆 锥台面构成,曲面部14b与该落座面部14a的下侧(顶端侧)相连,并用于根据升起量来使流 经阀口46的流体的流量变化。曲面部14b具有随着靠近顶端而控制角(和与阀芯14的中心轴 线O平行的线的交叉角)阶段性增大的多段(在此为两段)的倒圆锥台状的锥面部(上侧锥面 部14ba及下侧锥面部14bb)。另外,作为曲面部14b,也已知随着靠近顶端而其外周面的弯曲 程度变小(曲率变大)的椭球状的面部(椭球面部)等。 另一方面,阀口46具有最窄部46s和扩径部46c,该最窄部46s由与阀座46a相连的 圆筒面构成,该扩径部46c与该最窄部46s的下侧相连,且由随着接近下侧而内径逐渐增大 的圆锥台面构成。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8716号公报 然而近年,在这种电动阀中,由于R32制冷剂的利用、部分负载运转的增加等,有提 高低流量域中的控制性的要求。并且,在多重空调等的制冷制热系统所使用的闭阀型的电 动阀中,也同样希望降低上升流量。 但是,在如图7所示的以往例的电动阀中,所述上升流量基于落座面部14a与曲面 部14b(上侧锥面部14ba)的交叉部分的外径(ΦA)和阀口46的最窄部分46s的口径(ΦB)的 差形成,所述交叉部分的外径(ΦA)的尺寸测定(尤其是基于接触式计量器的尺寸测定)复 杂,因此有难以管理该上升流量的课题。 对于该课题,已研究有如下对策:在落座面部14a与曲面部14b(上侧锥面部14ba) 3 CN 111609150 A 说 明 书 2/7 页 之间,设置在升降方向上(中心轴线O方向)外径恒定的直部,通过该直部来使尺寸测定简单 化。但仅在这样的对策中,有由于产生无流量变化的区域而产生分辨率(尤其是低流量域中 的分辨率)降低的担忧。 并且,在加工上,在所述落座面部14a与曲面部14b(上侧锥面部14ba)的交叉部分、 所述落座面部14a与直部的交叉部分产生角R,为了避免在这样的角R落座,有必要将所述曲 面部14b、所述直部的外径相对于所述阀口46的最窄部46s的口径设定为较小,其结果是,也 有上升流量的降低变得不充分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能够使上升流量的管 理简单化并能够充分地降低上升流量,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低流量域中的控制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阀基本上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阀室及带 阀座的阀口;以及阀芯,该阀芯基于升起量来使流经所述阀口的流体的流量变化,所述电动 阀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设有:落座面部,该落座面部能够与所述阀座接触;阀芯侧直部, 该阀芯侧直部与所述落座面部的顶端侧相连,且在升降方向上外径恒定;以及曲面部,该曲 面部与所述阀芯侧直部的顶端侧相连,且曲率或控制角随着靠近顶端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 增大,在所述阀口设有最窄部,该最窄部的内径比所述阀芯侧直部的直径大,所述阀座的内 径比所述最窄部的内径大。 在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阀口中的所述阀座与所述最窄部之间的部分的内径随着接 近所述最窄部侧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减小。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中,所述阀口中的所述阀座与所述最窄部之间的部分被设为 缩径部,该缩径部随着接近所述最窄部侧而内径连续地减小,并且所述阀口中的所述缩径 部被设定为与所述阀芯中的所述曲面部平行。 在另一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最窄部由圆筒面构成。 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当所述落座面部落座于所述阀座时,所述阀芯侧直部的下 端部位于与所述最窄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 在其他优选的方式中,当所述落座面部落座于所述阀座时,所述阀芯侧直部的下 端部相比于所述最窄部的上端部位于下侧。 根据本发明,在阀主体的阀口设有最窄部,该最窄部的内径比阀芯侧直部的直径 大,阀座的内径比该最窄部的内径大。因此,由于落座部分与上升流量的控制部分被设定在 不同位置,例如与阀座的内径与最窄部的内径相同的以往的电动阀相比,该电动阀能够使 上升流量的管理简单化并能够充分地降低上升流量,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低流量域中的 控制性。 并且,阀口中的阀座与最窄部之间的部分被设为缩径部,该缩径部随着接近最窄 部侧而内径连续地减小,并且阀口中的缩径部被设定为与阀芯中的曲面部平行,由此,能够 连续地设定流量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阀的一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 4 CN 111609150 A 说 明 书 3/7 页 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流量特性的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其他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另一其他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 面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电动阀的流量特性的图。 图7是扩大表示以往的电动阀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动阀 10 阀轴 14 阀芯 14a 落座面部 14b 曲面部 14ba 上侧锥面部 14bb 下侧锥面部 20 导向衬套 21 圆筒部 23 固定螺纹部(外螺纹部) 28 螺纹进给机构 29 下部止动机构 30 阀轴保持架 33 可动螺纹部(内螺纹部) 40 阀主体 40a 阀室 41 第一开口 41a 第一导管 42 第二开口 42a 第二导管 45 阀座部 46 阀口 46a 阀座 46b 缩径部 46c 扩径部 46s 最窄部 47 凸缘状部 50 步进电机 51 转子 52 定子 55 壳体 5 CN 111609150 A 说 明 书 4/7 页 60 压缩螺旋弹簧 70 防脱卡定部件 O 轴线 ΦA 直部的外径 ΦB 最窄部的内径(口径) ΦC 阀座的内径(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