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便携式电压转换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器、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接入6~12V电源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3.3V电源输入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反馈电路采集开关电源的电压,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输出三路PWM信号对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趋于模块化拼  接式的设计。每 个电子产品被分为多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分别代表  产品的一个基本功能,设计者需要对 各个模块进行划分,选择以及排  布和拼接,从而设计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在硬件方面,一个 完整的产  品大致分为三个大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被控制模块;通过控  制模块来控 制被控制模块,从而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功能。单片机由于  其体积小,价格低廉,功耗低,计 算速度快等优点,在小型电子产品  中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模块。经过多年的发展,为了提高 通用性和互换  性,单片机的工作额定电压都统一在3.3V、5V,而被控制模块是产 品功能的 代表,是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而设计、改变的,其工作电压不  一定是3.3V或5V。由于成本原 因,如无特殊需要,每个电子产品都  只有一个恒定的输入电压。所以在电子设计中,模块间 的电压兼容性 是每个设计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压转换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压转换器;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器、  稳压模块,所述稳 压模块接入6~12V电源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3.3V电  源输入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通过 反馈电路采集开关电源的电压,  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输出三路PWM信号对开关电源的输出 电压进行  调整; 所述开关电源包括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均  通过一个MOS管 通断; 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对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输入PWM信号控制 降压电路和升压 电路中MOS管的通断; 所述控制器还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分别对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的电压值进行采集。 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高压型MOS管Q2,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  VCC连接,其源极与电 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  D2的正极接地,MOS管Q2的栅极接入控制器的 一路PWM信号,MOS 管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继电器KZ1。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低压MOS管Q3,MOS管Q3的漏极与电感L1和  二极管D3的正极连 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和电阻  R6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电容 C1的负极、电阻的另一  端共同接地。 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2  和电阻R3串联,串联 后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  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向控制器输入降压电路 3 CN 111614255 A 说 明 书 2/5 页 输入电压值信号;所述 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串联后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另一  端接地,电阻R4和电阻R5的连接端向控制器输入升压电路输入电压 值信号。 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  接,三极管的基极 与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瞬态抑制二极  管D1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 极之间还通过电阻R1连接, 其发射极输出3.3V稳压电源。 所述控制器和降压电路之间还连接有PWM信号驱动电路。 PWM信号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7,三极管Q7的基极与控制器的  I/O口连接,发射极 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集电极与电阻R11和电 阻R10连接,电阻R10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 接,三极管Q6集电极与电 阻R9和电阻R8连接,电阻R8与三极管Q4和三级管Q5的基极连接, 三  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级管Q5的集电极共同与电阻R7连接,电阻R1与  MOS管Q2的栅极连 接;所述电阻R11、电阻R9、三极管Q4的发射极  共同与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 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  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  共同与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还与极性电容C2 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5 的发射极还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电路内有升压和降压两个模块,能够输  入6V~12V电压, 输出3.3~12V稳定电压,从而能快速地对模块进行选  择、拼接和调试,提高设计电子产品 的速度,解决了设计者在设计过 程中快速地解决模块间的电压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片机系统流程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