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电池


技术摘要:
电池(1000)具备正极(201)、负极(202)和电解质层(100),电解质层(100)包含第1电解质层(101)和第2电解质层(102)。第1电解质层(101)包含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第2电解质层(102)包含与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同的第2固体电解质材料。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包含:锂;选自除锂以外的  全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含铟的卤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 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包含卤素元素作为构成元素的固体电解质的电位稳定性相 关的计算结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473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Chem.Mater.2016,28,266-273.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期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 极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包含第1电解质层和第2电解质层,所述第1电解质层配置 于所述正极与所述第2电解质层之间,所述第1电解质层包含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第2 电解质层包含第2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材料是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 不同的材料,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包含:锂;选自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和准金属元素中 的至少一种;以及选自氯和溴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含硫。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