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废弃物资源化设备,包括罐体、控制单元、位于罐体内并与控制单元连接的展开单元,展开单元包括沿罐体轴向设置的主轴杆,以及多个沿主轴杆轴向设置的输送杆,输送杆包括固定端和相对的自由端,输送杆为中空结构,并且设置有若干通孔,输送杆的固定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畜禽养殖由传统的个体散养逐步变为规模化、集中化养殖,由此导致畜禽废 弃物,例如畜禽粪便,大量产生。家禽粪便是传统的农家肥原料,其有机物含量高,营养丰 富,但传统堆肥时间长,长时间占用大量场地,同时需要人工翻动,因此,带来处理附加成本 高、收益相对较低的问题。 传统的堆肥方式为好氧堆肥,好氧堆肥是指在一定的水分、C/N比、通风等人工可 控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即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 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 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生物体,实现固体废弃物 稳定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肥料的生产方式。由于好氧堆肥过程能提供杀灭病原 体所需要的热量,所以也是一种固体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传统堆肥占地面积大, 耗时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畜禽废弃物资源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畜禽废弃物资源化设备,包括罐体,还包括控制单元、位于所述罐体内并与所 述控制单元连接的展开单元, 所述展开单元包括沿所述罐体轴向设置的主轴杆,以及多个沿所述主轴杆轴向设 置的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包括固定端和相对的自由端,所述输送杆为中空结构,并且设置有 若干通孔,所述输送杆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主轴杆转动连接,所述输送杆能够绕所述固定 端在所述主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内转动,所述主轴杆能够带动多个所述输送杆沿所述罐体 的轴向移动;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以向多个所述输送杆输送气流的泵体,所述泵体与多个所述 输送杆连通。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杆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尖端部,所述尖端 部的横截面为直角或锐角三角形,并且所述尖端部位于其转动方向上。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外覆盖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为弧形片状, 并且其部分边缘与所述输送杆固定,其与所述输送杆之间的缝隙朝向所述输送杆的自由 端。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拉动件,多个所述拉动 3 CN 111606741 A 说 明 书 2/5 页 件沿所述罐体的周向、轴向排布。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动件为卷绳,所述拉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输送 杆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伸出所述罐体侧壁。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杆的自由端设置有配重部。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上盖,所述罐体的 底部设置有渗液板。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输送杆沿所述主轴杆的轴向、周向排布。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温度探针和氧气探针。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轴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的顶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投料前,启动展开单元,控制主轴杆上移至距罐体底部有一距离,并且控制输 送杆的自由端朝向罐体底部; S2、向罐体内投放畜禽废弃物,占罐体容积的2/3-3/4; S3、根据罐内发酵情况,启动展开单元,控制主轴杆下移,并且同时控制输送杆的 自由端向罐体顶部转动; S4、根据罐内发酵情况,启动控制单元,向罐体内输送冷/暖气流。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5:根据罐内发酵情况,启动展开单元, 控制主轴杆上移,并且同时控制输送杆的自由端向罐体底部转动。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3和步骤S5以一固定频率交替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罐体实现在较小占地面积内堆肥,同时通过展开单元与控制单元 实现对原料内部的温度、含氧量等参数的控制,加速堆肥进程,缩短堆肥耗时,降低处理成 本。 (2)本发明的展开单元在投料前,输送杆下垂收拢,避免原料下落冲击对其造成损 伤,发酵时,输送杆通过转动实现在原料内部较为均匀的分布,从而对原料内部均匀输送气 流,加快其腐熟,并确保各部分均匀腐熟,同时,输送杆在转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搅拌,促进 其各部分相互流动,促进其均匀腐熟。 (3)本发明的主轴杆一方面,为输送杆提供附着点,另一方面,主轴杆带动输送杆 上下移动与其转动相配合,即向上转动时,向下移动,向下转动时,向上移动,降低输送杆在 原料内的转动阻力,进一步地,在输送杆上设置尖端部进一步降低输送杆在原料内的转动 阻力,实现输送杆的良好转动。 (4)本发明通过覆盖在输送杆通孔外的保护片,避免转动过程中过多的原料通过 通孔进入输送杆内部,影响后续气流输送畅通度。 (5)本发明通过拉动件实现对输送杆转动的的控制,控制输送杆的转动程度,同时 利用重力作用使得输送杆复位,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4 CN 111606741 A 说 明 书 3/5 页 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投料前准备状态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投料后的工作状态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输送杆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输送杆的部分透视示意图。 具体地,100-罐体,110-上盖,120-渗液板,130-流出管, 200-展开单元,210-主轴杆,220-输送杆,221-固定端,222-自由端,223-尖端部, 240-通孔,250-保护板,260-拉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