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控制器上电时,判断控制器的第一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控制器的变体信息,若否,则:获取控制器的第一配置引脚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将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辆汽车中会有多个实现不同功能的控制器,如,控制汽车四个门的四个 车门控制器,或者控制汽车座椅的四个座椅控制器。目前,汽车中的控制器一般采用不同的 软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四个车门控制器需要采用四个不同的软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另外,在控制器硬件上,为了防止装配时的混装,控制器的壳体上需要根据控制器的不同使 用位置设计防错标识。 由于控制器的大部分功能和逻辑基本相同,例如,主驾座椅控制器和副驾座椅控 制器都是控制座椅不同方向的调节,控制器的硬件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装配印刷电路板)可以复用,软件则可以根据接收/发送报文的ID的不同而进行 不同的配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现有的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控制器软件管理的复 杂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控制器壳体模具设计的复杂性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变 体识别,能够实现在不更改软件的情况下,控制器在一辆车中可以多次使用,以及在一辆车 中使用多个控制器,有效解决的现有控制器软件管理复杂度高、控制器壳体模具设计复杂 性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包括: 在控制器上电时,判断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所述控制器的变体 信息,若否,则: 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配置引脚信息; 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 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 将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引脚信息为数字量,各数字量组合对应不同的变体信 息;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 对应的变体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中的数字量组合;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中的数字量组合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配 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引脚信息为模拟量,各模拟量组合范围对应不同的变 体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 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包括: 4 CN 111597636 A 说 明 书 2/14 页 确定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中的模拟量组合; 确定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中的模拟量组合所对应的模拟量组合范围; 根据所确定的模拟量组合范围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 应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存储至第二存储器; 基于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进行初始化; 获取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 确定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 判断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 的变体信息是否一致; 若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 变体信息一致,则将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若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 变体信息不一致,且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来源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 则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若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 变体信息不一致,且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来源于所述第一存储器,则获取 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配置引脚信息; 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 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 判断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 对应的变体信息是否一致; 若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 应的变体信息一致,则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 的变体信息,并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 应的变体信息不一致,则将来源于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 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舵车输入信息; 确定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舵车输入信息确定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成功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则将来源于所述第一存储器的 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成功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则将主驾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 5 CN 111597636 A 说 明 书 3/14 页 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并将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存储至第二存储器; 基于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进行初始化; 获取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 确定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 判断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 的变体信息是否一致; 若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 变体信息一致,则将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若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 变体信息不一致,则将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 息。 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控制器上电时,判断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存储器中是否存储 有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存储器中未存储有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 息时,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配置引脚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 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 器的变体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存储至第二存储器; 初始化模块,用于基于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进行初始化;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 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是否一致;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 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一致时,将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 制器的变体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当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 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不一致,且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来源于所述第 一配置引脚信息时,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 变体信息;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当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从所述第 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不一致,且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的变体信息来源于所述第 一存储器时,获取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配置引脚信息; 6 CN 111597636 A 说 明 书 4/14 页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 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 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是否一致;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当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 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一致时,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 息确定为所述控制器的变体信息;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当与所述第二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和与所述开关 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息一致时,将与所述开关Idle状态下的阻值对应的变体信 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及系统,当需要对控制器进行 变体识别时,首先在控制器上电时,判断控制器的第一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控制器的变体 信息,若否,则获取控制器的第一配置引脚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变体信息与引脚信息之间 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体信息,将与第一配置引脚信息对应的变 体信息确定为控制器的变体信息。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变体识别,实现在不更改 软件的情况下,使控制器在一辆车中可以多次使用,以及在一辆车中使用多个控制器,有效 解决的现有控制器软件管理复杂度高、控制器壳体模具设计复杂性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控制器变体识别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