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涉及热水器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水器的温控装置以及热水器,所述温控装置包装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包括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部,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冷水进水口与冷水供应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热水进水口 全部
背景技术:
即热式热水器是通过大功率加热件快速将冷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即热式热水器相 对于储水式的热水器具有体积小,无需使用储水箱节省空间,且出热水速度快的效果。 随着燃气热水器的普及和舒适洗浴概念的推广,燃气热水器出热水温度的稳定 性,以及洗浴过程恒温性能的控制成为了行业研究的重点。热水器在用户用水过程中,短暂 关水再开水时,由于暂存在换热器中水的快速温升,以及再次开水后换热器加热的滞后,使 得向外供应的热水会存在水温忽高忽冷而造成洗浴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热水器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温 控装置以及热水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装储水容器,所 述储水容器包括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进行热 交换的换热部,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冷水进水口与冷水供应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热水 进水口与热水供应口。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腔室的还包括一个接通至出水管的混流管,所述 热水供应口设置在所述混流管接近于所述第二腔室顶部的一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混流管穿过所述第一腔室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顶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换热部为区隔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 导热壁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下侧,或者所述第一腔室 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上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环绕于所述第二腔室。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穿过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在所述第 二腔室内具有多段区折段。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一种热水器,包括热水出水管、热交换器、冷水进水管以及如 前所述的温控装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温控装置连接于所述冷水进水管以及所述热水出水 管,用于所述热水出水管以及所述冷水进水管进行热交换。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热水器为即热式燃气热水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当热水器用水点短暂开关水时,恒温装置内自动存储热水,当再次打开用水开关 时,热交热器流出的高温热水与恒温装置内水混合缓冲一下,同时与进水管内流通的冷水 3 CN 111595025 A 说 明 书 2/4 页 进行换热,从而降低出水温度,避免因停水温升过高导致使用不舒适;一般热水器关机后重 启后因点火至燃烧加热过程会输出一定未经换热系统加热的冷水,严重影响使用舒适性, 而此恒温装置为双层结构,罐内热水与进水管的冷水进行换热加热,当机组再次重启时,未 加热的一段冷水温度接近恒温装置内存水的温度,此时未加热的冷水与恒温装置储存热水 混合缓冲,同时与进水管中冷水换热后输出热水,从而实现了整机的续温功能从而有效地 解决了热水器开关机后水温在一段时间内忽冷忽热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热水器的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热水器的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热水出水管1;储水容器3;第一腔室31;第二腔室32;换热部33;混流管34;冷水进 水口35;冷水供应口36;热水进水口37;热水供应口38;热交换器5;冷水进水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