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扇贝育苗尾水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扇贝育苗尾水排入地下蓄水池,尾水由水泵注入热交换器,与交换器内的新鲜自然海水进行热量交换;步骤二,热交换器流出的升温新鲜海水经过加热设备达到育苗所需温度后进入育苗车间用于扇贝育苗和海参 全部
背景技术:
扇贝育苗通常指的是虾夷扇贝育苗与海湾扇贝育苗,这两种扇贝育苗时间较早, 虾夷扇贝从1月初开始2月底结束,育苗水温15-16℃;海湾扇贝育苗从3月初开始到4月上旬 结束,育苗水温22-25℃。由于此期间的自然海水温度在0-10℃,需要人工加热升温15-16 ℃,消耗大量的能源。而扇贝育苗期间换水量很大,每日达到水体总量的1-2倍,尾水中的热 能很高,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但是目前传统的 扇贝育苗生产尾水或直接排掉或只做到一级利用后排掉,存在大量能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扇贝育苗尾水综合利用工艺,使尾水得 到三级利用,有效节省能源,同时对尾水进行物理和生物处理,分离尾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减 少营养盐,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贝育苗尾水综合利用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扇贝育苗尾水排入地下蓄水池,尾水由水泵注入热交换器,与交换器内的新鲜 自然海水进行热量交换; 步骤二,热交换器流出的升温新鲜海水经过加热设备达到育苗所需温度后进入育苗车 间用于扇贝育苗和海参育苗,为一级利用; 步骤三,热交换器流出的尾水直接进入海参苗越冬保苗车间用于生产,为二级利用; 步骤四,海参育苗车间和海参苗越冬保苗车间的尾水流出依次经过沙滤池、泡沫分离 罐、养殖海藻的温室大棚三次处理; 步骤五,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室外海参养殖池塘,为三级利用。 步骤一中的地下蓄水池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热量交换效率与热交换器的流 量相关,一般交换后新鲜海水能升温7-8℃,尾水降温8-10℃。 步骤二中加热设备是燃料为燃油锅炉、天然气锅炉或生物燃质锅炉,但是不包括 燃煤锅炉,其已被禁用。 在步骤三中,由于扇贝育苗尾水比较清澈,水中只有扇贝苗的粪便和残存的饵料 (单细胞藻类),水质的理化指标同自然海水相比改变不大,可以直接用于海参苗的越冬保 苗生产。而尾水温度由虾夷扇贝时较低温度5-6℃变为海湾扇贝时较高温度13-14℃,也与 越冬参苗前期低温后期逐步升温要求相适应。 步骤四中海参育苗和保苗尾水浑浊,含有大量海参残存饵料和粪便。海参饵料有 海藻粉、蛋白质粉、复合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以及3-5倍的海泥,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再利用 或者排放。 3 CN 111713448 A 说 明 书 2/3 页 步骤四中三次处理依次为:尾水先经过沙滤池粗滤,将尾水中的较大有机质颗粒 滤出,水质变得比较清澈;再经过泡沫分离罐,利用射流泵将水中的悬浮有机质细微颗粒分 离出去;最后进入养殖海藻的温室大棚,利用海藻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氨氮和无机盐,同 时温室大棚能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自然升温1-2℃。 进一步的,所述沙滤池的细沙层沙粒直径为0.3-0.7mm左右;所述温室大棚中养殖 海藻包括海带、裙带菜、石莼、江蓠其中一种或几种。 步骤五尾水经过以上三次处理后,主要水质指标为:PH值8.3溶解氧≥6生化需氧 量≤3非离子氨≤0.01,符合GB/T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2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 水质,可以直接流入池塘养殖海参。流入的尾水温度10-12℃高于池塘水温5℃左右,有助于 增强海参摄食活动,加快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扇贝育苗尾水经过热交换升温海水,虾夷扇贝育苗所需水 温15-16℃,自然海水由0-1℃交换升温至7-8℃,节省近50%的能源;海湾扇贝育苗所需水温 22-25℃,自然海水由3-4℃交换升温至14-15℃,节省40%多的能源,而尾水的温度正适合海 参苗越冬的需要,热能被完全利用,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二级利用后产生的尾水依次经过两次物理处理,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质大颗粒和 微细颗粒,相比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物理方法处理工艺简单、快捷、无污染、成本低;一次 生物处理运用海藻的光合作用,既吸收了尾水中的铵态氮和无机盐,又增加水中溶解氧,起 到调节和养护水质的作用,同时大棚的温室效应使海水升温,促进池塘海参的生长。 本工艺秉承节能环保理念,工艺流程设计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