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抑制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动、所形成的图像浓度稳定、抑制翳影的产生、且点再现性也优异、感光体磨损、刮板磨损小、能够抑制图像不良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是使用感光体且至少具有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 全部
背景技术:
以往,在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简称为调色剂。)中,从带电性和流动性的 提高的观点考虑,在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上添加外添剂。作为外添剂,一般使用无机氧化 物的微粉末,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等。但是,就二氧化硅粒子而言,虽 然对于流动性的提高有效,但由于负带电性高,因此特别是在低温低湿环境下处于使调色 剂带电量过度地增大的倾向。 因此,已知通过与电阻(以下也简称为电阻。)低的二氧化钛粒子的并用而具有低 温低湿环境的带电量抑制的效果的手段。但是,二氧化钛粒子由于电阻低,因此存在如下问 题:在高覆盖率印刷时向载体粒子转移时,载体粒子的电荷移动得到促进而调色剂的带电 量降低。 因此,为了使二氧化钛粒子具有与载体相同程度的电阻,可列举出使二氧化钛粒 子的表面改性(处理)量增大的方法,但为了将二氧化钛粒子的电阻值调整到与载体相同的 程度,表面改性量变得过剩。如果表面改性量变得过剩,则外添剂的凝聚性增加、调色剂的 流动性降低,因此结果是带电量降低。 因此,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使用电阻比二氧化钛粒子高的氧化铝粒子,能够用适 度的表面改性量使其具有与载体相同程度的电阻,抑制载体转移时的带电量变动(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及2。)。 但是,氧化铝粒子与二氧化钛粒子相比,比重小,以容易从调色剂母体粒子游离的 状态附着。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感光体上使调色剂显影,转印于记录介质 后,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清洁构件将在转印后的感光体的表面所残留的调色剂除去,但此 时,如果外添剂容易从调色剂游离,则在连续地印刷覆盖率高的图像的情况下,由于游离外 添剂、其凝聚物而产生感光体、刮板的磨损、划伤,结果,有时发生清洁不良。特别地,由于氧 化铝的莫氏硬度高,因此容易发生由游离的氧化铝外添剂所引起的感光体、刮板的磨损、划 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54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2722号公报 3 CN 111552156 A 说 明 书 2/35 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状况而完成,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 其抑制外部环境、覆盖率的变化所引起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动,在形成的图像中图像浓度 稳定,抑制翳影的产生,且点再现性也优异,感光体磨损、刮板磨损小,能够抑制清洁不良导 致的图像不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等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 感光体的保护层用包含聚合性单体和无机填料的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来形成、保护层的表 面具有由无机填料的隆起所产生的凸部结构、且使凸部间的平均距离R为特定范围、进而使 用外添了氧化铝粒子的调色剂,能够提供抑制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动、图像浓度的稳定性及 点再现性优异、能够抑制图像不良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手段而得以解决。 1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是使用感光体、至少具有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 工序、转印工序及清洁工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电工序具有使上述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部(手段), 上述感光体具有保护层, 上述保护层含有:包含聚合性单体和无机填料的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 上述保护层的表面具有由无机填料的隆起所产生的多个凸部, 在上述显影工序中,使用将氧化铝粒子外添加于调色剂母体粒子中而成的调色 剂,且 使上述多个凸部中相互邻接的凸部间的平均距离R为100~250nm的范围内。 2.第1项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填料被在侧链具有 有机硅链的表面改性剂进行了表面改性。 3.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填料的个 数平均1次粒径为50~200nm的范围内。 4.第1项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 铝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为10~60nm的范围内。 5.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 填料具有聚合性基团。 6.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 填料为在芯材的表面具有使金属氧化物附着而成的外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手段,能够提供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其抑制外部环境、覆盖 率的变化所引起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动,在形成的图像中图像浓度稳定,抑制翳影的产生, 且点再现性也优异,感光体磨损、刮板磨损小,能够抑制清洁不良所导致的图像不良。 对于本发明的效果的显现机制或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如下所述。 无机填料的凸部间距离根据无机填料的添加量和无机填料的分散性而变化。通过 将无机填料粒子在保护层中以高浓度且不使其凝聚地均一地分散,能够减小无机填料的凸 4 CN 111552156 A 说 明 书 3/35 页 部间距离。 在本发明中的感光体表面的保护层中,通过使无机填料所产生的凸部间的平均距 离R为250nm以下,凸部均一地变得致密,在调色剂与感光体表面接触时,与无机填料部分接 触的概率升高。认为在感光体表面的树脂部分和无机填料部分,无机填料部分与调色剂的 摩擦力、附着力低,在清洁时能够可靠且迅速地将残留调色剂除去。 另外,在上述凸部间的平均距离R超过250nm的情况下,调色剂变得容易与聚合固 化物的树脂部分接触,由此调色剂与保护层之间的附着力及摩擦力变得更大,因此残留调 色剂与清洁刮板的冲入力增加。由于该冲入力的增加,外添剂的游离被促进,过剩的游离外 添剂、其凝聚物变得容易生成。其结果,清洁时的负荷增加,感光体、清洁刮板的磨损量也增 加,变得难以得到充分的清洁性。 在使用氧化铝粒子作为调色剂的外添剂的情况下,虽然抑制带电量变动的效果 高,但由于容易从调色剂母体粒子游离,在上述凸部间的平均距离R超过250nm的情况下,在 刮板压料部跟前的从调色剂母体粒子的游离特别容易被促进,进而,由于莫氏硬度高的性 质,因此感光体、清洁刮板的磨损、划伤容易变得显著。 在本发明的感光体的保护层中,残留调色剂变得难以在刮板压料部跟前堆积,在 刮板压料部跟前的残留调色剂的对流所引起的外添剂的游离、凝聚得到抑制,也减小游离 外添剂、其凝聚物的擦过,因此即使在使用氧化铝外添剂的情况下,推测感光体、清洁刮板 的磨损、划伤以及与其相伴的清洁不良也变得难以发生。 予以说明,在将印刷速度高速化的情况下,由于线速提高,因此残留调色剂与清洁 刮板的冲入力变大,另外,刮板与感光体的抵接压力变得难以稳定,因此感光体、清洁刮板 的磨损及图像不良的发生变得更为显著。由此,就本发明而言,无论印刷速度如何,都发挥 其效果,但在将印刷速度高速化的情况下发挥特别高的效果。 为了减小无机填料所产生的上述凸部间的平均距离R,提高无机填料浓度是有效 的,但如果无机填料浓度过高,聚合固化树脂部分相对地变少,因此交联密度降低,由此保 护层变脆,感光体磨损增加。由于上述的原因,推测无机填料所产生的上述凸部间的平均距 离R需要为100nm以上。 附图说明 图1的(a)为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拍摄本发明涉及的保护层的由无机填料的隆起 所产生的凸部结构所得的照相图像,(b)为(a)的照相图像的二值化图像。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 概略构成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备的非接 触式的带电部及润滑剂供给部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备的近接带电式的 带电部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5为表示复合粒子(核·壳粒子)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略构成 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5 CN 111552156 A 说 明 书 4/35 页 1Y、1M、1C、1Bk 电子照相感光体 2Y、2Y’、2M、2C、2Bk 带电部 3Y、3M、3C、3Bk 曝光部 4Y、4M、4C、4Bk 显影部 5Y、5M、5C、5Bk 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部) 5b 二次转印部(二次转印手段) 6Y、6M、6C、6Bk、6b 清洁部 7 中间转印体单元 8、120 壳体 10Y、10M、10C、10Bk 图像形成单元 20 给纸盒 21 给纸部 22A、22B、22C、22D 中间辊 23 定位辊(レジストローラー) 24 定影部 25 排纸辊 26 排纸托盘 41 母液槽 41a 搅拌叶片 41b、43b 轴 41c、43c 马达 42、44 循环配管 43 强分散装置 43a 搅拌部 45、46 泵 70 中间转印体 71~74 辊 82R、82L 支承导轨 100 图像形成装置 116Y 润滑剂供给部 121 刷辊 122 润滑剂 122a 表面 123 加压弹簧 A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