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层积剥离容器


技术摘要:
一种层积剥离容器(1),其特征在于,是将预塑形坯组装体(40)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层积剥离容器(1),所述预塑形坯组装体(40)具有外预塑形坯(50)和内预塑形坯(60),并且在外预塑形坯(50)的内表面和内预塑形坯(60)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涂布有剥离剂(70),所述  全部
背景技术:
作为收纳酱油等食品调味料、饮料、化妆品、洗发水、护发素、洗手液等作为内容液 的容器,已知通过对在外预塑形坯的内侧组装了内预塑形坯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 型,从而得到形成为双重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层积剥离容器(分层容器),所述双重结构具 有:具备筒状的外口部和与外口部相连的有底筒状的主体部的外层体;以及具备配置于外 口部的内侧的筒状的内口部和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积于主体部的内表面的减容变形自如 的收容部的内层体。 这样的层积剥离容器例如用作与具备止逆阀的排出盖组合而成的挤压式的排出 容器、或者与泵组合而成的带泵容器,通过挤压(压缩)外层体的主体部或操作泵而能够向 外部排出内容液。另一方面,在排出内容液后,通过从设置于外层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向外 层体与内层体之间导入外部气体,从而能够在使外层体恢复或者维持原来的形状的情况下 仅使内层体的收容部减容变形。因此,根据层积剥离容器,能够在不使收容于内层体的收容 部的内容液与外部气体置换的情况下向外部排出,能够减少外部气体与收容于内层体的内 部的内容液的接触,抑制该内容液的劣化、变质等。 但是,在现有的层积剥离容器中,由于是对在外预塑形坯的内侧组装了内预塑形 坯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所以因吹塑成型时的高压和热而使内层体的收 容部的外表面牢固地密合于外层体的主体部的内表面,由此存在收容部相对于主体部的剥 离阻力升高而在排出内容液时可能发生收容部剥离不良的问题。特别是,如果主体部形成 为具备肩部、主干部和底部的瓶形状,并且外部气体导入口构成为在径向贯通外层体的外 口部的贯通孔,则会发生在肩部的部分中收容部难以剥离而使从外部气体导入口导入的外 部气体无法供给到主干部,无法发挥作为层积剥离容器的功能的情况。 另外,如果使外层体和内层体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则收容部相对 于主体部的剥离阻力变得更高,因此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会产生在为了排出内容液而 挤压主体部时等,收容部的外表面相对于主体部的内表面产生摩擦,从而使主体部的触感 产生不协调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提出了通过在外预塑形坯的内表面和内 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预先涂布耐热性硅油,从而在主体部的内表面与收容部的 外表面之间设置由耐热性硅油形成的剥离剂层,从而降低收容部相对于主体部的剥离阻力 的层积剥离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8572号公报 3 CN 111587211 A 说 明 书 2/11 页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但是,像专利文献1记载的层积剥离容器那样,如果对在外预塑形坯的内表面和内 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预先涂布耐热性硅油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则 存在有时根据剥离剂的涂布量,引起吹塑成型中的容器的成型性降低而无法得到所希望的 形状的层积剥离容器,无法充分降低在收容部与主体部之间产生的摩擦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收容部容易地从主体 部剥离,并且能够精度良好地成型为预定形状的层积剥离容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是将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合成树脂制 的层积剥离容器,上述预塑形坯组装体具有外预塑形坯和组装于该外预塑形坯的内侧的内 预塑形坯,并且在上述外预塑形坯的内表面和上述内预塑形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方涂布有 剥离剂,上述层积剥离容器具有:外层体,其具备筒状的外口部和与该外口部相连的有底筒 状的主体部;内层体,其具备配置于上述外口部的内侧的筒状的内口部和介由由上述剥离 剂形成的剥离剂层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积于上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减容变形自如的收容 部;以及外部气体导入口,其用于向上述外层体与上述内层体之间导入外部气体,上述剥离 剂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涂布量为10~850mg/m2。 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上述外部气体导入口是在径向贯通上 述外口部的贯通孔。 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上述主体部具有与上述外口部的下端 相连的肩部、与该肩部的下端相连的筒状的主干部和封闭该主干部的下端的底部,上述剥 离剂层设置于与上述肩部和上述主干部对应的区域,并且不设置于与上述底部对应的区 域。 本发明的层积剥离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上述外层体和上述内层体分别由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能够使收容部容易地从主体部剥离,并且能够精度良好地成型 为预定形状的层积剥离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积剥离容器的一部分切开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层积剥离容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层积剥离容器的外口部和内口部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将用于形成图1所示的层积剥离容器的预塑形坯组装体的一部分切开而示 出的侧视图。 图6是将图5所示的内预塑形坯的一部分切开而示出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层积剥离容器 4 CN 111587211 A 说 明 书 3/11 页 10:外层体 11:外口部 11a:外螺纹 12:主体部 12a:肩部 12b:主干部 12c:底部 13:外部气体导入口 14:颈环 15:凹肋 20:内层体 21:内口部 22:收容部 23:间隙 24:扩径部 25:凸缘部 26:纵肋 30:剥离剂层 40:预塑形坯组装体 50:外预塑形坯 51:外口部 51a:外螺纹 52:外部气体导入口 53:拉伸部 54:颈环 55:蒸镀膜 60:内预塑形坯 61:内口部 62:扩径部 63:凸缘部 64:拉伸部 65:纵肋 70:剥离剂 O:轴心 S:收容空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