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储运安全的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包装盒包括下盖、壳体、衬垫、套筒和上盖,所述下盖和上盖的一端均设有一盲孔,下盖和上盖设有盲孔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位于下盖和上盖连接后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壳体的两端面上均沿轴向开设有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雷管装药均含起爆药,过于敏感,有意外发火爆炸的可能。即 使某些工程雷管实现了“无起爆药”设计,但所用装药一般为太安,按相关军用标准规定的 直列装药等效特屈儿感度要求,仍不满足,其储运安全性还有隐患。 除了工程雷管的上述自身安全性问题以外,也未见有能保证工程雷管储运安全性 的隔爆包装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储运安全的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证储运安全的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包括下盖、壳体、衬垫、套筒和上盖,所 述下盖和上盖的一端均设有一盲孔,下盖和上盖设有盲孔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壳体 位于下盖和上盖连接后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壳体的两端面上均沿轴向开设有多个盲孔,所 述衬垫镶嵌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每个壳体的盲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套筒,每个套筒面向所 述衬垫的端面上均沿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所述套筒的盲孔构成工程雷管的容置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和上盖的盲孔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的上下 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下盖和上盖的盲孔内侧壁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端面上的盲孔均分别包括一中心盲孔和在中心盲孔外围 沿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六个外围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衬垫为上下两端内凹的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圆柱形,其另一端圆柱形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台阶面。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衬垫材料为含锰中碳钢,所述壳体材料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或聚 全氟乙丙烯,所述上盖和下盖材料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下盖外表面着红色,所述套筒外表面着红色或紫色。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盲孔深度大于等于工程雷管的长度。 根据上述所述的保证储运安全的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 包括工程雷管的存入过程和取出过程,所述工程雷管的存入过程包括: 步骤1:将工程雷管装入套筒的盲孔内,每个套筒内装一发雷管; 步骤2:将装有雷管的套筒开口端朝内装入壳体一端的盲孔内,直到一端的所有盲 孔均装有套筒; 步骤3:将下盖或上盖拧紧于壳体上装满套筒的一端; 4 CN 111609770 A 说 明 书 2/3 页 步骤4:重复步骤2,将壳体另一端的所有盲孔内装入套筒: 步骤5:重复步骤3,将上盖或下盖拧紧于壳体上另一端,完成雷管存入; 所述工程雷管的取出过程包括: 步骤1:旋下包装盒的下盖或上盖; 步骤2:从壳体的盲孔内选取一个套筒取出; 步骤3:将不带套筒的雷管从壳体的盲孔内取出;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直至将壳体一端的所有套筒和雷管取出; 步骤5:将旋下的下盖或上盖重新拧紧于壳体的一端,重复步骤1-4完成壳体另一 端的雷管取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本发明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采用金属零件和非金属零件相互嵌套的方式设置,保 证了各发雷管之间的相互隔爆性能,可防止某一发雷管因各种各样原因意外发火作用时殉 爆其它雷管;同时采用金属外壳完全包裹,防止雷管意外作用时对外产生破片等危害,该包 装盒中下盖、上盖和套筒的外壁面均着醒目色,利于寻找,并有利于防止漏装或少装;该包 装盒体积小,结构简约,便于搬运和取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保证储运安全的工程雷管隔爆包装盒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衬垫的等轴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