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折叠收藏的同时提供存放各种不同工具及物品的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一种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包括有支撑架、第一铰接架、第一连接杆、第二  全部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 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普通的汽车内座椅分为前座椅和后座椅,前座椅通常是司 机的驾驶位和副驾驶,而后座椅大多提供给乘客,乘客在乘坐汽车时,会带上一些食物,或 者其他日常工具在车上使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带上食物时,食品包装袋、食 物残渣容易在颠簸的车内随意掉落,导致事后难以回收处理,带上雨伞无位置存放而随意 滚动,甚至沾有雨水的雨伞还会随意滴水,无法处理,车内乘客无聊时,会使用手机等工具 观看视频,需要使用手扶住,在寒冷的冬天不方便使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便于折叠收 藏的同时提供存放各种不同工具及物品的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折叠收藏 的同时提供存放各种不同工具及物品的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包括有支撑架、第一铰接架、第一连接杆、第 二铰接架、调节部件、放置部件、第二连接杆、悬挂部件、收集布、拉链和拉环;支撑架固接于 汽车前靠椅背部;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铰接架与支撑架铰接,且支撑架两端均通过第一铰 接架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铰接架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部铰接;调节部 件与支撑架顶面滑动连接;放置部件与调节部件输出端滑动连接;悬挂部件固接于第二连 接杆;收集布固接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底部;拉链缝制于收集布底部;拉环与拉链卡 接。 进一步的,调节部件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三铰接架、第一推拉杆、第二滑块、第四铰 接架、第二推拉杆和第五铰接架;支撑架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与第一 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推拉杆通过第三铰接架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 接;第二推拉杆通过第四铰接架与第二滑块铰接,且第一推拉杆通过第五铰接架与第二推 拉杆铰接。 进一步的,放置部件包括有调节滑轨、放置滑块、轴承座、转轴和L型放置板;调节 滑轨均固接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顶面;轴承座通过放置滑块与调节滑轨滑动连接;转轴与 轴承座枢接;L型放置板固接于转轴顶部。 进一步的,悬挂部件包括有环形滑轨、曲型滑块、连接环和挂钩;环形滑轨嵌于第 二连接杆;连接环通过曲型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挂钩固接于连接环。 进一步的,该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还包括有螺母、蝶形螺栓和橡胶板;螺 母固接于L型放置板顶面;蝶形螺栓与螺母螺接;橡胶板固接于蝶形螺栓,且位于L型放置板 3 CN 111572463 A 说 明 书 2/5 页 内。 进一步的,该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还包括有橡胶垫;橡胶垫固接于L型放 置板内壁,且与橡胶板相对。 进一步的,该汽车工具用后座多功能收集盒的放置部件上还包括有荧光块;荧光 块固接于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铰接架一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两端由L型切口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布为防水面料,且收集布的拉链位置设置有防水隔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便于折叠收藏的同时提供存放各种不同工具及物品的效果,当后座 乘客需要使用收集盒时,可通过拉动收集布,使收集布形成包裹的袋状,并且通过拉环闭合 收集布的拉链,即可进行暂时存放工具,若需要存放食物或垃圾,也可直接放入收集布内, 事后拉开拉链可进行清理,但这样清洗收集布不方便,因此可打开拉链,将一次性垃圾袋套 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若是有挂口的垃圾袋,可通过悬挂部件进行悬挂,以达到便 于盛放垃圾的作用,且使用一次性垃圾袋还便于保持收集布的干净整洁; 而雨天的情况下,可将沾有雨水的雨伞放置于收集布内,也可将无雨水的雨伞的 挂绳通过悬挂部件外挂在第二连接杆上,以达到方便收集存放雨伞的作用; 当乘客需要使用手机或平板等电子工具进行观看时,可乘客可扣动调节部件,使 调节部件撑开,随后将调节部件调整至合适自己手机尺寸的大小,并将收集放置于放置部 件上,通过放置部件可配合前座椅的背部将收集立起,使乘客可无需手持手机便可进行视 频观看,且及时遇到颠簸的情况,手机收到颠簸的影响,可能会掉落,而掉落也会掉入收集 布内,不会掉至车内,保证了手机的安全,也让整个收集盒的功能性得到提升,收集盒在不 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一铰接架、第二铰接架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收回并折叠在一起, 从而缩小所占空间,提高隐匿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放置部件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悬挂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收集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放置部件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放置部件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第一铰接架,3-第一连接杆,4-第二铰接架,5-调节 部件,51-第一滑槽,52-第一滑块,53-第三铰接架,54-第一推拉杆,55-第二滑槽,56-第二 滑块,57-第四铰接架,58-第二推拉杆,59-第五铰接架,6-放置部件,61-调节滑轨,62-放置 滑块,63-轴承座,64-转轴,65-L型放置板,7-第二连接杆,8-悬挂部件,81-环形滑轨,82-曲 型滑块,83-连接环,84-挂钩,9-收集布,10-拉链,11-拉环,12-螺母,13-蝶形螺栓,14-橡胶 板,15-橡胶垫,16-荧光块。 4 CN 111572463 A 说 明 书 3/5 页
分享到:
收藏